<cite id="p53x7"><span id="p53x7"><var id="p53x7"></var></span></cite><strike id="p53x7"></strike><strike id="p53x7"></strike>
<span id="p53x7"><dl id="p53x7"></dl></span>
<th id="p53x7"><video id="p53x7"><ruby id="p53x7"></ruby></video></th>
<span id="p53x7"><dl id="p53x7"><ruby id="p53x7"></ruby></dl></span>
<strike id="p53x7"></strike>
<strike id="p53x7"><dl id="p53x7"><del id="p53x7"></del></dl></strike><span id="p53x7"></span>
<strike id="p53x7"></strike>
<strike id="p53x7"></strike>
<span id="p53x7"><dl id="p53x7"></dl></span><strike id="p53x7"></strike>
<ruby id="p53x7"></ruby><strike id="p53x7"><i id="p53x7"><del id="p53x7"></del></i></strike><strike id="p53x7"></strike><span id="p53x7"><dl id="p53x7"><ruby id="p53x7"></ruby></dl></span>
<span id="p53x7"><i id="p53x7"><cite id="p53x7"></cite></i></span>
<strike id="p53x7"></strike>
<strike id="p53x7"><dl id="p53x7"><del id="p53x7"></del></dl></strike><strike id="p53x7"><dl id="p53x7"></dl></strike>
<ruby id="p53x7"><i id="p53x7"></i></ruby><strike id="p53x7"><dl id="p53x7"></dl></strike>
<span id="p53x7"><dl id="p53x7"><del id="p53x7"></del></dl></span>
<strike id="p53x7"></strike>
<strike id="p53x7"></strike>
<ruby id="p53x7"><i id="p53x7"><del id="p53x7"></del></i></ruby>
<strike id="p53x7"></strike>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銅管常識

空調銅管壁厚如何確定

[ 關鍵詞:空調銅管壁厚如何確定 發表日期:2020-12-07 13:24:06 ]

  空調銅管壁厚如何確定?解決這個問題要掌握:設計選擇標準、配管的類別、壁厚的計算公式、選擇參數及允許值等知識點。

一、本文目的

1. 介紹各種不同設計壓力下冷媒系統配管壁厚選擇計算方法和選擇方法。

2. 防止開發人員在進行管組設計選型時出現錯誤,造成批量問題。

3. 參考資料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 flare )銅管以及焊接管( brazing )彎頭

  JIS H 3300 銅以及銅合金無接縫管

  GB/T1804 制冷銅配管標準

二、適用的范圍

  這個設計選擇標準, 是針對一般的冷媒配管用 銅管種類、尺寸以及允許偏差而做的規定。另外,也適用于工廠組裝品內部的冷媒配管。 (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 flare )銅管以及焊接管( brazing )彎頭,“工廠組裝品內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這個”來規定的。

三、配管的類別

  配管的類別、根據最高使用壓力 ( 設計壓力 ) 來區分第 1 種、第 2 種以及第3 種。

  第 1 種:相當于 R22(包括 R407C, R404A, R507A)的設計壓力 (3.45MPa)

  第 2 種:相當于 R410A的設計壓力 (4.15MPa) 第 3 種: (4.7MPa)用

四、壁厚的計算公式

  以日本冷凍保安規則關系為基準來求得的銅管 (TP2M)必須厚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t = [( P× OD)/ (2 σ a + 0.8P)] + α ( ㎜) 

  式中:

  t:必須的壁厚 ( ㎜) 

  P:最高使用的壓力 ( 設計壓力 ) (MPa) 

  OD :標準外徑 ( ㎜) 

  σ a :在 125℃的基本許可應力 (N /㎜ 2) * σ a = 33 (N /㎜ 2) 

  α :腐蝕厚度 ( ㎜) *但是,對銅管的話為 0( ㎜) 。

設計選擇示例( TP2M): 以下以 O 型( TP2M)銅管設計為例

① R22 制冷系統排氣管組壁厚選擇

  假設排氣管組外徑 φ 19.05 , 其壁厚選擇方法如下: R22 制冷系統排氣側最高壓力取 3.45MPa,計算如下:

  壁厚t = [(P× OD)/ (2 σ a + 0.8P)] + α ( ㎜) = ( 3.45× 19.05) / ( 2× 33+0.8× 3.45 ) +0=0.9558mm 取整, t=1.0mm。

  注: 國標 GB/T1804 規定φ 19.05 的銅管壁厚 V 級偏差可以是± 0.08mm, 這樣如果供貨廠家為節省成本, 采用壁厚偏差 -0.08mm 來生產管組,則其壁厚就會選取為 0.92mm了,這樣由計算結果可知,該管組在設計壓力為 3.45MPa 時,就會有裂管的隱患了。這時必須通過適當增加銅管壁厚來保證該管組不會爆裂,或者在技術要求中明確規定管組壁厚在適當的偏差內,即偏差范圍在( -0.4 ,+0.08 ) mm內,以免除管組爆裂隱患。

  實際上,一般設計的 R22 制冷系統最高壓力不會超過 3.0MPa, 以 3.0MPa 為設計壓力, φ 19.05 作為高壓側銅管時的壁厚,計算如下:

  壁厚t = [( P×OD)/ (2 σ a + 0.8P)] + α ( ㎜) = ( 3.0 × 19.05 ) / ( 2× 33+0.8× 3.0 ) +0=0.8355mm

  取整 t=0.9mm,其壁厚偏差可以定在( -0.06 , +0.08) mm內,如果 t取 1.0mm,就按照國標 GB/T1804 規定不必考慮壁厚偏差了。

②R410A制冷系統排氣管組壁厚選擇

  假設排氣管組外徑 φ 19.05 , 其壁厚選擇方法如下: R410A制冷系統高壓側最高壓力設計為 4.15MPa,則其壁厚計算為:

  壁厚t = [( P×OD)/ (2 σ a + 0.8P)] + α ( ㎜) = ( 4.15 × 19.05) / ( 2× 33+0.8× 4.15) +0=1.14mm

  進行取整 t=1.2mm,此壁厚按照國標 GB/T1804 規定 V 級偏差也能滿足設計要求。如果該管組不需要折彎,選擇壁厚為 1.2mm 的 O 形管,相比選擇壁厚為 1.0mm 的 H/2 型管,成本增加了 20%,這樣設計是不合算的。而根據附表2 可以知道采用 H/2( TP2Y) 銅管, 壁厚為 1.0mm 時, 其耐壓可達到 6.684MPa,完成符合設計壓力的要求, 因此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壁厚為 1.0mm 的 H/2(TP2Y)銅管。

  也可以根據公式計算, H/2( TP2Y)銅管承受 4.15Mpa 的壓力時,需要的壁厚是 t=0.584mm。 所以選擇壁厚為 1.0mm的 H/2( TP2Y) 銅管是完全符合4.15Mpa的設計壓力要求的,只可惜 H/2 ( TP2Y)型銅管都不能折彎。 通過此例,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何一些空調廠家關于 R410A多聯機的技術資料里面,為何在配管

選擇表中會有“ φ 19.05 的銅管若為盤管時壁厚應選擇 1.1mm(直管壁厚選擇1.0mm )”了。 實際應用中,在 T1 工況下, R410A變頻系統全年運行時的高壓壓力絕大部分時間在 3.65Mpa 以下。 以 3.65Mpa 為計算依據,則其壁厚t=1.0mm,但只能允許正偏差,這時應該在技術要求中注明壁厚偏差要求。考慮到安全方面的因素,設計時最好還是以極限壓力作為計算依據。

五、一般冷媒配管用銅管的選擇參數及允許值

附表1: O 以及 OL 材料( TP2M型, 工程上也稱盤管) 

備注: 標準外徑 φ 10.00㎜以下的銅管與第 1 種、第 2 種設計壓力共用, φ 12.70 ㎜以及 φ 15.88mm的銅管與第 1 種設計壓力共用。

附表2: 1/2H 或者 H 材( TP2Y 型,工程上也稱直管)

備注:

1.所謂的標準外徑的許容差、 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橫斷面測得的最大管徑和最小管徑的平均值同標準外徑之間的差的允許范圍(界限)。

2.真圓度的許容差是指、在管的任意一斷面測得的長徑和短徑的差。

3.表格以外的銅管、按照 JIS H3300 的特殊級。

4.標準外徑小于 φ 25.40 ㎜的銅管與第 1 種設計壓力以及第 2 種設計壓力共用, φ 28.58 以及 φ 31.75 ㎜的銅管與 1 種設計壓力共用。

人体色图